WPP 2019 全球人口數量概況
2019 年六月聯合國釋出《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 》(編譯:2019 全球人口展望,下簡稱:WPP2019)點出新生人口減少、老年人數急速成長、更多國家面臨人口數下滑三大趨勢。全球人口數在本世紀結束之前都將呈現不斷成長的態勢:
- 2050 年前後達到 97 億人口
- 2100 年前後達到 109 億人口
不過,聯合國專家認為,即便到 2100 時全球人口數量驚人,但我們終究會有停止成長的一天。
WPP 2019 全球生育率
2019 展望也指出了「生育率下降」及「超過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是年齡分組中成長最快速者」兩大值得關注的趨勢。
全球生育率自 1990 年起便開始陸續產生改變:
- 1990 年 – 每位女性生育 3.2 嬰孩
- 2019 年 – 每位女性生育 2.5 嬰孩
- 2050 年 – 每位女性生育 2.2 嬰孩
乍看數據好像還不錯,實則不然,因為 2050 的預估數值已經接近專家認為的 “零成長邊緣”。學理上認為,平均生育率 2.1 個嬰孩是世代交替與避免長期人口下滑的最低標準;一旦低於這個平均值時,便會逐漸產生人口斷層。

多數國家生育逐漸下降,但部分貧困地區反而逐年上揚 (Image: RawPixel)
不過,如果將 WPP2019 生育細目攤開來看,你依舊能夠看見擁有高於平均值的特定地區,如:在未來三十年生育率可能較現在呈現 2 倍成長的亞撒哈拉地區。聯合國社交經濟部門人口小組的總監 John Wilmoth 表示:「急速成長的生育均發生在不易負擔養育的地區」。
另外一個深深影響著全球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在於人類壽命日益增長,同時也是造成人口老化的主因之一。
WPP 2019 全球老年人口數
WPP2019 揭露,至 2050 年時,每 6 人中便會有 1 人係為年齡超過六十五歲的老年人、比值約 17%,若將此數值與 2019 老年人佔比數(每十一人中有一人係為年齡超過六十五歲的老年人,比值約 9%)相比是近 2 倍的成長。以 2018 年看,也是全球大於六十五歲老年人口首次超越全球小於五歲孩童數量。甚至,2050 年全球超過八十歲老年人預期將較現在的 1.43 億人成長 3 倍,來到 4.26 億人。
從 WPP2019 裡提供的世界人口年齡分組表單來看,我們不難從其中看到高齡族群佔比的成長趨勢(千人口數):
年 | 1-4 歲千人口 | 65-100⁺ 歲千人口 |
---|---|---|
1990 | 643,553 | 328,211 |
1995 | 619,843 | 374,679 |
2000 | 615,666 | 422,209 |
2005 | 627,238 | 474,872 |
2010 | 652,014 | 526,688 |
2015 | 670,674 | 607,548 |
2020 | 677,942 | 727,606 |
這股高齡潮明顯將造成退休人口持續成長的國家地區不少問題,其一便是「潛在支持比」(PSR,Potential Support Ratio)將不斷下降,對工作中的勞動人口造成莫大壓力。其計算公式為:
{ 15-64 歲人口數 ÷ 65 歲及以上人口數 }
此數值與我們常聽見的「扶養比」(Dependency Ratio)同樣具有觀測高齡化對一個社會經濟負擔影響的作用,但扶養比擁有更廣義的範圍。扶養比是指每 100 位有生產能力者(15-64 歲)所需扶養的依賴人口(14 歲以下者與 65 歲以上者)。當此值愈高,便代表社會所需負擔的依賴人口愈多。其中,根據依賴人口的年齡,又可將區分為「扶幼比」及「扶老比」。
《國發會小知識-「扶養比」和「潛在支持比」是什麼?》
常常在人口高齡化、少子化的相關報導中,看到「扶養比」和「潛在支持比」這兩個名詞,您知道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嗎?
「扶養比(Dependency Ratio)」是指每100位有生產能力者(即15至64歲人口)所需扶養的依賴人口(即14歲以下幼年人口及65歲以上老年人口),扶養比愈高,代表社會所需負擔的依賴人口愈多。其中,根據依賴人口的年齡,又可將「扶養比」區分為「扶幼比」及「扶老比」。受少子化、高齡化因素影響,我國扶幼比持續減少、扶老比持續增加,總扶養比在101年降至最低點後開始逐年增加。
「潛在支持比(Potential Support Ratio)」則是另一種用來衡量高齡化對一國經濟負擔的影響程度,它是將上述的「扶老比」改以倒數來呈現,用來表示每1位老年人口可由多少位有生產能力者扶養。根據「中華民國人口推計(105至150年)」報告,105年我國約每5.6名青壯年負擔1位老年人口,推估至150年,將減少為每1.3名負擔1位老年人口。
必須注意的是,以上兩種指標僅反映人口結構的相對比率,並非從經濟角度觀察的實際「撫養」情況。若延長受教育時間或延後退休時間,均會影響實際具有生產能力者及所需扶養的依賴人口數。
想進一步瞭解未來我國扶養負擔程度嗎?本會最新一版人口推估報告,提供105年至150年「扶養比」及「潛在支持比」推估結果,請參考:http://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84223C65B6F94D72
#國發會 �#NDC #國發會小知識 #人口推估 ##扶養比 #扶幼比 #扶老比 #潛在支持比 #高齡化 #少子化
Posted by 國發會 on Wednesday, August 24, 2016
無論是潛在支持比或扶養比,數值當然越高越好。舉很早便進入高齡社會的日本來看,現今潛在支持比 1.8,為全球最低,但是 WPP2019 卻顯示,2025 年時全球將有 48 個國家預期將擁有低於 2.0 的潛在支持比。足見此趨勢的來勢將造成各國家地區多麼大的撼動。

全球潛在支持比正在老年人口持續增加條件下 2000-2020 逐年降低 (Source: UN)
尤其在這樣的人口結構將產生龐大壓力於國家財經上。WPP2019 認為:
許多國家不斷在找尋最適合自己的年長者健保、退休金、與社會保護的系統,但這些國家很快將在未來數十年裡感受到人口老化帶來龐大的財經壓力
各國早已開始正視這股高齡趨勢,並試圖找到降低負面影響的解決方案。無論最終的方案為何,無可否認即將到來的高齡人口結構,是沒有任何一國面臨過,也都在學習並積極適應調整中。
WPP 2019 全球國家地區人口數增減展望
九個國家在 WPP2019 裡被預測 2050 年之前將擁有多於現有人口數的 50% 增長,分別是:
- 印度
- 奈及利亞
- 巴基斯坦
- 剛果
- 衣索比亞
- 坦尚尼亞
- 印尼
- 埃及
- 美國

印度預估將於 2027 時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人口最大國 (Image: Yogendra Singh)
27 個國家地區自 2010 年至今則是呈現人口數減少至少 1% 的狀態,主因是生育率下滑及部分國家地區的移出人口比增加。報告更認為,2050 年之前人口總數減少的國家地區會成長至 55 個或更多,其中包括 26 個人口數減少率甚至達到至少 10% 的國家地區。
不同以往,中國在 WPP2019 裡被預測人口數將在 2050 年以前減少 2.2%(約 3,240 萬人)。這數字某程度上解釋了為何印度人口數預計將在 2027 年超越中國。
如果你也聚焦關注全球高齡老年化趨勢,訂閱老伴兒™電子報或在 Facebook 上關注能幫助你持續追蹤掌握更新消息。在各國政府制定出一個完整解決方案前,你必須更積極地為自己或家人找出在家安心養老的模式,包括進行高齡友善銀髮宅居家改造或提昇居家安全創造全齡適合的自在居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