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穩養老,在家最好
老伴兒去年報導《長照無障礙熟齡宅輕改造重點集》將居家住所往高齡友善空間方向用小小預算進行改造,時隔一年,我們決定將這篇報導升級,轉換成更深入的完整指南,幫助每一位想要將住家改頭換面成為真正的熟齡宅,也讓需要檢視家中環境的人能有更全面的參考準則。打造 “正港” 銀髮宅,這一篇是必先完成閱讀的重磅報導。
大多數人現在所居住的房子都是基於單純解決住宿問題而設置,而幾乎全部的建商也是在近年才開始將眼光聚焦在提供消費者附加高齡友善設施的產品,但是如果你細細觀察會發現:即便部份開發商早先一步跨入這類產品的開發,其實產品依舊無法真正達到及格水平。
隨著房舍年齡增加,我們的年齡也增加,但是房舍提供的設施功能並沒有隨時間改變,提供歲數年長者需要的支持。當住所能按年長者需求改變(或按需求開發)時,這些住所將能真正提供年長者持續生活其中的安全性,真正實踐安全在家養老的目的。
當我們選擇開始要為「高齡友善」開始改變時,有 4 點是永遠不會滿足、需要持續提昇以提供家中每一位成員的:
如果說,將居家改造為 “杜絕意外” 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這不應該是我們改造時的目標,重點應該係聚焦於維護和延展年長者多方面漸漸衰退的能力。
此認知在居家改造時異常重要,因為我們必須確保改變是實際符合需求,所以當一個家庭決定改造時,應該要求年長或因疾病導致身體無法正常運作的成員必須參與過程裡的每一次討論、說出自己在居住空間裡遇到的不方便或令自己不放心的狀態,才能將改造目的真正實踐,而不是另一次 “美麗的錯誤” 讓延展年長者能力的改造無法盡善盡美。
許多時候,不少年長者會因為省錢、怕麻煩等理由而拒絕家庭做出改變的決定。與其因本來立意良善的期待變成家庭爭吵的起因,不妨試試透過漸進式的體驗溝通達到同意的目標。舉例來說,你可以透過購買一些增加年長成員自立性的部品設施,讓自己和家人可以慢慢適應家中將有的改變。一旦家人漸漸接受,全家也能開始坐下真正開始討論需要的改變。
當改造住家成為更加熟齡友善的銀髮宅念頭產生時,別急著開始無頭蒼蠅般地東改一點、西調一些。如同開始一個專案,你需要透過為這一個目標做好計畫。面對改造家裡時,透過 4 個步驟將條理清晰地達到目標:
最好開始思考居家改造的時間,不是需求出現時,是現在。很顯然的,“舒適的家” 在不同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條件需求:
以銀髮友善為目的進行的居家改造是一種進化
當家庭成員有人跨過五、六十歲時,當這些年歲漸長的成員可以在身體依舊可以按習慣過生活。現在開始計畫準備並陸續改變,才不會讓年長成員因不適應而有措手不及的負面感受。有一些改變是可以現在開始調整而不造成不適應,像是:
你應該要有一個很基礎的議價認知:
趕時間,不便宜
若等到需求已經出現後再四處找人準備進行居家改造,不僅施工時對於可能已不便於行的成員更不方便,同時能議得的工程價格自然也因配合急需壓縮工時而無法降低或控制在預算內。
在任何的改造做出以前,一份 “全空間” 房到房的評估應該被妥善地完成。這份評估裡應包括,使用者現在和未來的需求以及住所空間裡可移動與不可移的障礙物或屏障等必要檢查項目。
當一份參考價值高的居家評估在觀察年長成員在空間裡生活的細節和醫療需求完成後,後續執行過程將顯得條理有序且進程分明。下面一些舉例,讓你更能抓得到應該觀察的細節:
這份及格的評估能將提昇年長者能力與舒適感的必須改變與經過妥善計畫優化空間安全性的調整,明確突顯出來,讓具有銀髮友善專業知識的居家改造團隊更精準提出符合需求的計畫。如此,年長家庭成員的自立性和愉悅感也才會在改造調整後更提增。
如果擔心自己的觀察過於主觀或不到位,一些專業人士也可在過程裡提供來自不同角度的明確建議,像是擁有對於人體肌肉運動相當了解的物理治療師或具備銀髮長照知識的空間建議團隊都是可以放在諮詢清單上的對象(價格不定)。
評估前面提到「生活習慣」,另一方面必須評估的狀態則是醫療設備使用。舉例來說,當年長成員使用輪椅或助行器時,在住所內動線家具,或準備用餐及清洗使用過餐具會造成年長者的不便?甚至,可能大門、房門的小門檻或地板凸起不平會造成助行器的不穩?
所以,一份完整的評估應將「現在」和「未來」不同時間段的需求都規劃進去,才不會花了錢卻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全空間評估應該在做出友善銀髮宅改造決定前完成
另外有一個地方是時常被忽略之處:住家以外的地方。如果現在所住的地方是常見的四、五層樓高公寓,那麼走道便不容易做出改變,但走道樓梯動線淨空與各樓層走道照明則不應該被忽略,甚至有些公寓一樓從室外進入樓內面積時有高低差也同樣必須納入考量。
評估過程很繁瑣、也很需要細心,但只要能達到盡可能的了解,便能為之後省下不少時間與金錢。
當這份居家現況評估完成之後,便能精準地彙整出一份真正契合家庭年長成員需求和安全的改造清單,這份清單將在進入接洽規劃團隊詢價時起到十分效用。你提出需求,等待不同的規劃團隊提供解決方案與報價時,便擁有一個考量基準線,不會像是毛胚屋般因設計而有天差地別的差異。
目前,我們看到許多強打 “完美熟齡宅” 或 “按銀髮需求改變的居家設計” 卻仍與「及格」相差甚遠的建案或室內設計個案。這其實不是他們的錯,而是專為銀髮族需求的居家設計仍舊是一個相當新穎的觀念,而多數人(包括一般消費者)在認知「銀髮友善居家改造」這件事情上停滯於單一面相的改變,自然激化市場改變的動力也相對薄弱。
然而,時間不等人,歲數會持續成長,所以我們應該在自身認知上提昇,才能趕在需求出現之前便做出需要改變的判斷。
在獲取來自委外團隊或到外面採購時,不難發現:有實質效用的設施現階段依舊沒法與美學設計畫上直接等號。所以,在評估完成擁有明確需要改善的地方後,強烈建議諮詢擁有居家改造專業知識者。
在需求明確與專業支持的雙重條件下,這些專業人士能協助你將需求轉化為可被執行的解決方案和執行預算,時間金錢的管控反而能幫助你更加精準到位。專業,能夠省下的時間金錢隨時有可能超過因自作主張造成錯誤而產生的支出。
別因小失大,反而造成不便。
改造清單列出後,其中應該會有一些部分是可透過調整或簡單加裝便完成的基礎工程。這些改變只需要有基礎的認知和基本工具,便能透過小額支出或 DIY 形式實踐。符合這些條件的項目其實不少,這裡列出少部份用作參考:
這些僅是一小部份,但只要有基礎的生活技能,達到這些改變並無需太多的費用便可完成。如果你已經規劃好一筆重新改造的預算,那麼將這些改變需求也納入至規劃中,讓專業者用更完整的方式實踐提昇安全便捷目標吧!
2018-2020 © 老伴兒 CREW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