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宅居家改造:廁所浴室高齡友善指南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twitter
基於高齡友善目的進行的廁所衛浴室改造,是非常不同於基於美學基礎而生的設計規劃。如果你或家人將廁所、衛浴室改造著眼於不久將來的熟齡需求進行,那麼有幾個重要的問題點必須在開始著手前考慮清楚,從設計到安全與舒適便捷,過程中時間與資源是必須的投資。但對於有心為自己或家人得以在家擁有一個適合養老環境的人來說,這些投入都將在很短時間裡 “回本” 感受到明顯改造後差異性能帶來的各方面安全係數提昇。

Table of Contents

安全與便利同樣重要

對於年長者而言,「便利」就是「安全」,尤其在容易濕滑的廁所衛浴室裡。在《老人跌倒後遺症與嚴重性》裡,我們知道了老年人在家中跌倒發生地點統計,廁所浴室是佔比最高者:

  • 浴室/廁所 26.6%
  • 客廳 22.9%
  • 天井/庭院 13.5%
  • 其它 10.6%
  • 樓梯 6.1%
  • 廚房 5.4%
  • 餐廳 1.2%

上面是台灣的數據,即使像是美國這樣的國家,情況也沒比較好。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統計,2013 年美國境內因跌倒受傷產生的醫療成本為 34 兆美元,到 2020 年時這個成本可能膨脹至 67.7 兆美元。

換言之,預防跌倒就是有效管控家中醫療成本,而浴室廁所又是其中之最,自然是首要改善的對象。

預防跌倒就是有效管控家中醫療成本

預防跌倒就是有效管控家中醫療成本 (Image: Bellefleur)

在這空間裡,家人應該要能輕鬆在空間各角落中移動,不會因不便利而做出容易造成觸發危險的動作。在衛浴空間裡:

便利=安全

如果發現家中衛浴室動線不便利或不安全,現在就是你應該即刻開始改造計畫的最佳時刻。

假設,你或家中年長成員是獨居,淋浴或上廁所便很容易造成嚴重的跌倒事件,但在其他人知道這件事情前可能要相當時間,而這段時間中任何事情都有惡化的可能。部份時候,獨居者不需要做出明顯的改變便能把這個問題處理好,像是在家中安裝監控自身安全的保全或讓親友定時與自己聯繫確認身體狀態,但事實上,能擁有這樣選擇、或是有此觀念的人並不在多數。

在日常生活樓層裡安設廁所衛浴

就像《家門口出入廊道高齡友善指南》裡提及的住宅類別差異,對於獨立式住宅的人而言,這個便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如果住所是有內樓層的住宅類型,最好降低跌倒率的方式之一便是在一樓設置廁所衛浴,即便其他樓層已有設置而且家人均習慣在其他樓層如廁與洗澡。因為,你必須預想到不能自由爬樓梯到二樓以上如廁、洗澡時的那一天。這,才是真正的優化改善。

然而,不是每一處住所都有足夠空間再於一樓規劃衛浴空間出來。這個時候,你該如何?邏輯並不難懂:將空間騰出,再將之改造。想想一樓空間中是否有任何不常用到或可以縮小的空間?- 車庫、客廳、餐廳、甚至廚房或儲藏室。

規劃一樓的廁所衛浴必須緊記:門口寬度和廁所衛浴內空間必須提供輪椅或助行器擁有足夠空間。別忘記上一章節提到的:對於廁所衛浴空間而言,便利就是安全。

或許,步入開門式老人浴缸/開放式淋浴間?

要跨進或跨出浴缸,對身體狀態仍處顛峰的年輕人而言自然是再輕鬆不過的事情。但是,對年長者而言,卻是 “Dangerous⁺” 的危險舉動。想想跨入浴缸時需要多少個動作才能完成? -

  1. 舉起一腳
  2. 跨過浴缸
  3. 站定
  4. 舉起另一隻腳
  5. 跨過浴缸
  6. 站定
  7. 開始站著淋浴/坐下沖澡或泡澡

進去 7 個動作、出來 7 個動作,這還未計算期間其它洗澡或拿東西的動作。這個過程,對年長者的心理壓力不僅大,而且造成各種危險的機率與傷害都不可往日而語。於是,開始出現了屬於 “全齡通用” 的開放式淋浴間與步入開門式老人浴缸(其實用這個名稱實在將此類產品侷限,因為事實上是全家通用)兩種決然不同取向的對策。

開門式/步入式浴缸

高齡友善的浴缸現在有 2 種形式,一為開門式浴缸、一為步入式浴缸。前者能夠給予喜好泡澡的年長者,也提供較好的包覆感;後者則是降低了浴缸的高度並開出一個入口,供年長者可以輕鬆進入淋浴而不需辛苦跨過高如圍籬的傳統浴缸。

開門式浴缸

開門式浴缸 (Image: Paolopessina)

如果決定採用開門式浴缸作為兼顧安全與便利的解決方案,那麼幾點選購這類型產品應注意的重點必須牢記在心,並在選擇之前確認:

  • 確認浴缸的整體尺寸 - 各品牌間產品規格不盡相同,應該仔細丈量家中預計浴缸安裝處規格,再對應尋找適合尺寸的產品;
  • 確認進出浴缸的便利性 - 不夠便利,就是不夠安全。門的開關便利性或跨檻的高度將決定一個老人浴缸是否值得購買,避免造成無謂的額外顧慮;
  • 開門式浴缸內空間必須滿足需求 - 空間一直是高齡友善環境中的必要關鍵。試試進去後關上門坐下後想像一下自己或年長家人在浴缸中會做到的事情,並感受參觀的浴缸是否能提供相對空間;
  • 開門式浴缸內座位高度必須滿足需求 - 畢竟每人習慣與身體狀態不同,最好能帶上主要使用者前往現場親自體驗,確認座位高度適合最主要使用者需求;
  • 確認保固內容 - 開門式浴缸容易遇到漏水現象,所以必須在購買前請廠商測試或確認,注意開關閥密合度並確認保固時間及售後條款。這類產品因設有防水膠條,而橡膠是會老化的材質,通常需在 2-3 年後淘汰更新。所以,購買前應確認保固內容與時間,也不應遺漏確認未來型號產品止水膠條的購買方式及價格。
步入式浴缸

步入式浴缸 (Image: Bath Planet)

目前開門式浴缸仍以歐美品牌為大宗,價格也落在新台幣十萬上下。這幾點重要關鍵,是每一個購入開放式浴缸的人需要先行了解才不會花了錢而買到不是真正適合的產品。

 

 

開放式淋浴間

開放式設計讓使用助行器或輪椅的家庭成員可以更輕鬆完成淋浴,無需冒著危險翻進、跨出;加上一張淋浴椅,便能有效延長洗澡時間而沒有負擔。相較購買開門式浴缸,打造一個高齡友善開放式淋浴空間的好壞有著更多細節必須注意:

  • 地板材質必須為防滑材質 - 相較一個浴缸,開放式淋浴間雖取得更多空間,但跌倒機率不會比浴缸中低。如果採取乾濕分離設計,至少必須確保淋浴間內地板為防滑材質,並最好可於出口外置放一個吸水地墊將多餘水份做快速吸收(如:吸水珪藻土地墊),避免水滴濺到淋浴間以外處;若採全通開放式設計,則須將全部浴室內地板進行全數更換;
  • 安全把手須設置於正確位置且數量足夠 - 小空間者至少應於另一牆面裝設安全把手,大空間者則最少應有兩面牆壁均設有安裝正確的安全把手;
  • 出水口位置應為淋浴間內最低處 - 一般人常常遺漏這個細節,但這個細節將決定家人成員在淋浴間裡的安全。唯有出水口位置低於其他地方,才能創造像漏斗集水的效果,否則將造成水往四處流竄卻無法順利排除的窘境;實際的角度應視現場尺寸而定。這部份重要,所以並不建議 DIY,除非你有相關的專業知識;
  • 花灑支架應為高低可調升降 - 提供更彈性的使用方式,讓花灑就人,而不是人就花灑;
  • 加裝固定式淋浴椅 - 相較移動式淋浴椅,無疑固定式能提供更高安全係數。可視需求加裝可收折的固定式淋浴椅,提供年長者或其他家人在洗澡時可輕鬆保持坐姿進行。

 

 

無法更換開門式浴缸或開放式林浴間的解決方案

無庸置疑,不是每一個居家都可以進行更換開門式浴缸或打造開放式淋浴間,無論基於租屋或預算原因。據統計,臺灣現今租屋人口約佔總人數 1/8,總數約 300 萬人。這些出租的屋舍中,仍舊以傳統浴缸裝潢者為數不少,而多數房東不樂見屋內被大幅度更動時,怎麼辦?另外,若因預算不足,又該如何?

加裝安全把手」是一個預算和影響最小卻能達到大效益的對應辦法:

  1. 專為浴缸設計的安全把手 - 這類扶手可以說是 “為浴缸而生”,加裝後同時增加安全性和便利性,對於多數設有浴缸的衛浴空間而言相當適合;跨浴缸橫面的設計,讓家中年長者不只能從中間跨入(有效避開浴缸斜面,降低跌倒機率),更能允許洗澡的人可在浴缸中隨心所欲站起、坐下,重拾泡澡的樂趣;
  2. 通用型安全把手 - 空間過小者可以考慮將通用型把手作為浴缸邊的扶手,不過安裝位置便須審慎評估才能起到原本希望產生的效果。可以做出角度調整的 L 型把手是一個最直觀的選擇,透過水平安裝便可完整顧及年長者跨入浴缸與坐下時的支撐需求;如果希望強化長者自浴缸中站起時的施力點,則可以垂直或斜角方式多安裝一支 30-45 公分的 C 型把手;
  3. 無需破壞鑽孔的浴缸安全把手 - 此類型把手無需破壞牆面或浴缸,除了玻璃纖維,幾乎適用於全材質的浴缸;透過調整器即可將把手調至適合浴缸面與牆面的角度進行安裝,即便是長者自己一人也能輕鬆完成安裝。

當中的 1 與 2 點需要進行打孔,所以安裝時必須向施工者特別囑咐盡可能不要破壞牆壁磁磚,如果必須安裝磁磚上也得注意,才不會在鑽孔時造成牆面磁磚產生裂痕。建議可在安裝之前先比對把手安裝處,並以筆標註須鑽孔處再行安裝。

加裝安全把手是預算小卻有大效益的安全升級對策

加裝安全把手是預算小卻有大效益的安全升級對策 ◉ 點擊看大圖

租屋不應該是犧牲家中年長成員安全的一個原罪,透過這些方式,你將能在不進行大幅度改變的前提下達到改造的可能。

讓自己與家人更安心坐下

無論你決定如何改造衛浴間,不要忘記了長時間站立對於肌力不佳的長者而言是一個負擔,所以你必須考量到降低站立時間的可能,以及如何讓坐下不因肌力下降而成為高負擔的動作。

熟齡友善改造指南
小預算大改變,從觀念開始。免費指南,開放下載

蹲坐馬桶安全再提昇

如果你曾試過背部肌肉發炎或拉傷無法順暢從站姿變為坐姿到馬桶上,便能理解對於逐漸流失肌力的年長者而言,“坐到馬桶上” 這個看似再平凡不過的動作能夠造成多大壓力。

當人體從站姿欲改為坐姿,肌肉運動不可少,「降低肌肉負擔」是一個迅速增加年長者改變姿勢時信心和平衡感進而提昇安全係數的出色策略。這意思,是指讓重量在改變姿勢時將重量均分到身體不同的位置,以量改善質不足的狀態。

要有效改善坐到馬桶上、或馬桶上自坐姿改變為站姿的順暢度與安全性,增加安全把手及降低馬桶距離人體的距離是有效辦法:

  • 於馬桶兩側加裝安全把手
  • 在馬桶上加裝馬桶增高器

於馬桶兩側加裝安全把手

臺灣多數衛浴合一,而馬桶旁多為洗手臺,在沒有安裝安全把手情況下,肌力不佳者多數將洗手臺作為坐下或站起時的額外扶持點。這樣看似再平凡不過的動作,暗藏很大的危機。

洗手臺設計本身並非為支撐一個人的體重,所以其構造比外觀看起來得纖細。所以,當人體重量全數加載在上面時,使用年數久的老舊洗手臺常常會有因脫離而跌落碎裂的危險。

在馬桶兩側加裝安全把手供使用者額外支撐及增加穩定度才是正確的作法,建議的安裝扶手類型如下:

在馬桶上加裝馬桶增高器

要降低馬桶和我們的距離、縮短人體坐下時以肌肉支撐的時間,市面上有馬桶便椅與增高器可以作為解決方案。

馬桶便椅可以跨過馬桶兩側,藉以降低距離並增加舒適度;馬桶便椅中間的洞口,在沒有安裝隨椅便器情況下,排泄物便可以由此排至馬桶中,無須另外清洗。

馬桶增高器,顧名思義本身便是可以提高坐下位置,讓使用者不會因為肌肉伸展困難而產生坐下時提心吊膽的狀況。

淋浴空間裡的座位

多數人洗澡已經習慣採取淋浴方式,無論是衛生或空間的考量。但若要打造出高齡友善的洗澡空間,增加進出和起立坐下的穩定度是必然的。目前在淋浴空間裡可以提供坐下功能的產品如下:

  • 移動式座椅,如:淋浴椅
  • 固定式座椅,如:貼牆收折淋浴椅、與裝潢一體的板凳

這些設施,都是為能創造更友善的衛浴空間裡。這些設施配置可能因為環境因素而產生不同的需求,如:空間大小及牆面安裝可能性。

不少人選擇選用移動式淋浴椅替代固定式座椅,理由通常令人容易理解:方便移動、不用破壞牆面。然而,還是必須提醒:

固定式淋浴椅安全性大於移動式

當產品品質和設計完善度相同時,固定式安全性一定較行動式為高,主因在淋浴時我們人體有著不少的姿勢改變與重心改變,固定式提供使用者在高穩固度條件下的洗澡體驗。多數人會因為空間與不破壞牆面的考量下選擇移動式淋浴椅,事實上,現在產品已經隨市場需求擴大而進化到兼顧安全度與行動性的階段,像是下圖展示的固定式淋浴椅便是此類需要用到時再展開即可使用的便捷商品:

浴室摺疊洗澡椅

浴室摺疊洗澡椅 ◉ 點擊看詳情

租屋者最好可在安裝固定式淋浴椅之前與房東溝通並取得共識,才不會在日後退租時產生額外的賠償狀況。如果房東真的無法體諒這樣的情形,那麼移動式淋浴椅便是相對適合的產品。

蓮蓬頭及周邊優化

臺灣舊式住宅內,在沒有重新裝潢前提下,多配置舊式蓮蓬頭(或稱 “花灑”)與支架,也就是說:出水方式不能改變,出水角度和置放高度更加不可調整。這樣的狀態下,科技沒有隨時間進化,是迫使使用者遷就設備,而不是人性化的設備遷就使用者。

出水方式的改變

蓮蓬頭的設計影響著出水方式,新式產品多可調整不同形式的出水辦法,讓使用者擁有更彈性的使用情境。

對於高齡友善的住宅打造工程而言,目的便是增加友善度,所以蓮蓬頭升級是應該被放置其中討論。新型蓮蓬頭多有 2-3 種提供沖澡者不同感受的出水方式,供使用者可視情境需求調整至自己需要的模式。

高低角度可調的蓮蓬頭支架

淋浴時蓮蓬頭多置於支架上,當支架是固定式時,這對於使用者而言並不友善。為達到更好的使用體驗,應以高低角度可調的不鏽鋼蓮蓬頭升降桿取代舊有支架,讓身高不一的家人都在使用時可依自己需求調整,也無須彼此遷就。

高低角度可調的蓮蓬頭支架

高低角度可調的蓮蓬頭支架

無論是改變蓮蓬頭或支架,都是在很低預算下便可以進行的改變,而且這些產品並不需要太專門的知識進行安裝。如果你是為了加中長者而在閱讀本內容,不妨可以前往一些知名賣場選購回家 DIY,用小小錢幫助家人大大滿足。

高齡友善的洗手臺

試想:坐在輪椅上時,你還能順利使用洗手臺嗎?答案是:No。無論是高度或底部空間(如果你有仔細清潔過洗手臺下方會發現:多數下方看似 “粗勇” 的瓷腳其實僅有外觀,內部通常為中空只有一根排水水管),都會阻擋坐在輪椅上的人無法順利使用洗手臺。而根據業者表示:常見的洗手臺實際上僅以 2 根螺絲固定,一定危險。

那麼究竟應該做出什麼樣的改變才能達到高齡友善的目的?這邊將分作使用輪椅者與非使用輪椅者二角度提供建議。

打造輪椅使用者友善的洗手臺

對輪椅使用者而言,洗手臺一定需要被更換調整才有可能貼近需求。

一般陶瓷製洗手臺下方會有長瓷腳(立地)、半瓷腳(懸空)、與無瓷腳(水管裸露)三種不同裝飾排水管的形式。其中,半瓷腳或無瓷腳形式會比較能保留空間予輪椅使用者進出的便利性。

半瓷腳洗手臺

半瓷腳洗手臺 (Image: 17ihome)

目前市售洗手臺有一些品牌提供有內部支架的產品型號,應更換為此類產品,增加安全性。

臺面高度應調整至輪椅上的家人成員可以輕鬆完成洗手、刷牙等日常作息的高低,降低家人成員遷就洗手臺高度的情形。

在衛浴空間裡,便捷就是安全。當你滿足友善的過程,也同時實踐安全的目的。

創造一般長者需要的洗手臺

面向一般沒有使用輪椅的長者成員,幾種方式可以有效提昇洗手臺安全係數:

  1. 加裝臉盆撐托架
  2. 更換為內有支架的洗手臺
  3. 更換為檯面式洗手臺

其中預算最低的方式為第 1. 點,而且也無須施工,可以自己進行即可達到改善安全的目的。

加大廁所浴室門口寬度

不是每一個浴室門口寬度都足夠一臺輪椅進出。如果室內空間可行,應考慮加寬廁所浴室門口,讓輪椅自行進出成為可自行完成的行為。門板通常都是統一尺寸(除非客製),所以這裡改造重點將會是在門框。如果預算足夠,改設為有把手的滑軌式拉門是不錯的方式。

一個加寬的門口,將可以為年長成員帶來更方便的出入方式。如果你的規劃著眼於未來,那麼現在便是開始改變的時候,而非在需求已經出現後再尋求改變。

訂閱老伴兒電子報
帶給你最有立場、有深度的資訊內容

設置安全把手是必要的手段

不厭其煩地,我們仍舊必須將高齡友善廁所衛浴改造計畫聚焦至安全把手的安裝。因為,這是最直接而且有效的手段,尤其在時常容易產生濕滑的空間內。

長度較長的不鏽鋼安全把手一定是最佳選擇,不僅能夠承載較高重量(滑倒發生時人體加諸在把手上的重量會大於體重),而且在保持清潔上也比較方便。

在改善浴缸和馬通的章節裡,我們已經提及建議加裝安全扶手的重點位置必須關注在進出浴缸出入處。洗手臺周邊其實也能加裝把手,提高安全係數。

安全把手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依據每個人使用習慣不同產生不一樣的效益,而且預算花得最小但卻可換得最大效益。

設置安全把手是必要的手段

設置安全把手是必要的手段 ◉ 點擊看詳情

如果你在意整體性的美觀,那麼我們會建議以尺寸較長的安全扶手跨過不同區間達到增加扶持點的目的,而非以為數眾多的小尺寸把手。若家中衛浴空間較小,那麼善用較小尺寸的安全把手並依據實際長者使用需求規劃安裝處才是真正提供兼顧美觀和友善改造的目的。

選擇安全把手時,千萬不要選擇和牆壁相同的顏色。相反,高反差色的把手反而是最能在意外發生時更吸引目光的保命原則。或許你會認為選擇顏色相同比較不突兀,不過基於扶手本身便是為了提高安全係數,所以仍應將此設施的原生目的作為第一挑選原則。

關於挑選安全把手,可以參考我們的另一篇專題內容《如何挑選適合的防跌安全扶手》。如需挑選安全扶手,可前往老伴兒官方賣場選購。

地面防滑

衛浴空間容易因使用到水而產生濕滑現象,所以地面材質應該能夠在濕滑狀態下保持提供阻力,降低因地面有水漬時產生的跌倒現象。

如果預算足夠,將整個廁所衛浴地面全部汰換更新為防滑木地板或磁磚是最根本解決辦法。通常而言,木地板的防滑係數及舒適度均高於磁磚,但因為考量耐用度(台灣較潮溼)而多選擇防滑磁磚。防滑磁磚確實為提供更高的止滑而犧牲了部份舒適度,而表面多有起伏,不過考量花在洗手間的時間和安全度,相信這點差異還是能夠被接受的。

更換防滑材質地面是防跌重要對策

更換防滑材質地面是防跌重要對策 (Image: PORCELANOSA Grupo)

許多時候,你會為了止滑而在浴室置入大小不一的地墊,同《廚房熟齡友善變身全指南》裡所提到的,原本應該為止滑而存在的地墊往往是造成跌倒的肇因。原因無他,因為放在衛浴空間裡的地墊通常不會太大面積,而邊端的角落或因地墊未固定因走路拱起的凸起都可能造成絆倒。

如果地墊是你唯一的選擇,那麼請務必確認應完整固定、確認邊端角落不會翹起,才能盡可能避免絆倒。

另外,可以在淋浴間或浴缸前出入處加置一塊可以快速吸水的珪藻土地墊,讓洗澡後腳上未乾的水份可以在無須彎腰擦腳的情況下快速排除的有效手段。

功能性設施的改善

所有固定在衛浴空間內的設施應被重新檢視其安全性和便利性。相信你一定很習慣現在的佈局,可是他們未必適合不久的將來或家中年長成員。這些不適合未來的設施,進行一些汰換或調整,才能為未來做好準備。

  • 輪椅使用者是否可不用起身便可取得固定式櫥櫃裡的物品?
  • 毛巾架是否容易造成在跌倒發生時希望可以支撐自己的混淆(應為扶手)?
  • 現有移動式矮櫃是否在無法彎腰時便可取得其中物品?
  • ……

仔細想想所有的可能,再一一做出調整 - 太高的櫥櫃降低安裝位置,以便即使坐在輪椅上也能取得;容易造成混淆的毛巾架,以顏色搶眼的把手取代。

所有在廁所衛浴空間裡的設施和物品,都應該在無須做出身體太大姿勢的改變情況下便可以取得,才有可能降低那些你不想看見的意外場景發生。

衛浴空間內燈光調整

照明是眼力不佳年長者安全的潛在威脅,如果能將照明顧全,那麼危險性便會降低不少。

首先,感應式燈光會是改造的第一推薦。將原本需要手動控制的傳統燈光改作動作感應開關的燈具,讓家人進入衛浴空間時便可自動點亮照明,出去時也無須費心關閉。

 

 

燈泡總有壞掉的時刻,或許現在的自己可以很快便完成更換,但是未來的自己或現在家中年長成員是否也能輕易更換?所以,你需要加裝其它可以在即便主要燈光壞掉時也能起到照明作用的照明備案。插座式感應小燈,則可在此時起到關鍵作用,幫助自己和家人在更換新燈泡之前擁有第二燈光。

有些時候,在洗手臺鏡子上方會有額外的燈光。將這燈光自上方移至左右二側,能夠降低對眼睛的過度負荷,降低眩目的情況。如果此燈光為直接光源,建議改為間接光源。

燈泡的選擇,以不造成多重陰影和眩目為原則挑選,功率越高自然照明越理想。

最後,燈泡開關若是被設置在進入衛浴空間內部才可觸及,應移至衛浴空間外、進門處牆壁、或以加裝多一個開關於入口處,才能降低年長者冒險在漆黑環境下的風險。

抓出那些真正影響安全的因子

在任何計畫中,要成功完成便是優先篩出什麼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在你產生衛浴空間改善的計畫時,很有可能會立即蹦出不少想法,當中有些具有代表性、部份則可能僅僅是一閃而過的小貼心細節。透過系統化的整理,將那些需要和想要不同屬性的改造點篩出,才能在資源有限的狀態下達到最好的狀態。

通常,那些最重要的因子是指那些能夠大幅度影響安全的項目,可以是:

  • 加寬入口寬度與衛浴空間尺寸
  • 安全把手的加裝
  • 改變現有設施佈局
  • 強化洗澡空間的安全性

如礙於預算或時間,將計畫加入時間因素,分次完成也是另外一個可行思路。舉例來說,這次可以先擴充入口大小與加裝安全扶手,下一階段則針對燈光與櫥櫃進行改善,而那些因美觀而存在的改造子項目則可推至最後,一步一步地將計畫實踐。

計畫項目可能隨時間過去而逐漸更趨近現實需求,所以不一次完成也相對可以給予自己思考的時間與空間。重點在於擁有計畫,並且逐步完成,而不是想到什麼做什麼的漫無目的,才能真正把家中逐步高齡友善化。

如果你希望可以將這些知識帶在身上,老伴兒準備了 Print Ready 的《高齡友善銀髮宅改造指南》,填妥資料即可免費帶走;文件在 A4 尺寸下設計製作,列印閱讀也不會眼睛吃力。

看完這篇文章,別忘點擊螢幕上的「分享按鈕」把你所發現的精采內容與親友分享,一起打造更高齡友善的生活環境。

5 5 票選
Article Rating
關注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全部留言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