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 “空間” 真的擁有空間
簡單來說,首要是確保家中扮演活動中心的較大空間能在現在或未來時間裡都符合成員需求,無論是否為高齡。讓空間擁有理想的活動空間,是第一課。
無論是餐廳或客廳,越簡單越好。這裡指的「簡單」不是裝潢,而是安全淨空的動線。空間應該具備家中成員能輕鬆進出至其它位置的功能,或取得任何自己需要的家中物品。
最有效的改造,便是在需求尚未出現時便未雨稠繆地將空間創建為現在和未來都適用。當你身體開始無法隨心所欲時,你會發現過往簡單的動作都會是一個考驗;這些動作包括了在住宅裡由空間移動到另一空間、自廚房櫃上取得一個用餐需要的碗盤、甚至是應門。試想:當空間裡沒辦法提供適當安全的動線時,對於眼力、肌力不佳的家人而言,會是什麼樣的危險環境?
簡單來說就是:
讓 “空間” 擁有空間
要達到這個目的,換屋不是唯一選擇。從自己和家人的需要出發,加入住宅實際尺寸,便會得到最適合的空間。面對坪數不同大小,所有人都有機會實踐空間擴大的理想,只要用對方法。
先定義:多大空間才足夠?
每一個人對於 “足夠的空間” 定義迥異,那麼什麼大小的空間才可被視為足夠?需要,是解答。
理想上,足夠的客廳/餐廳空間係指人能自由地在其當中自由活動,包括使用拐杖、助行器、甚至輪椅時的狀態都應被納入考量範圍。
以最大體積的輪椅使用者而言,若能輕鬆地在客廳裡迴轉或轉彎而無須避開家具雜物,這便是足夠的空間。要注意的是,進入與離開一個空間,許多時候是不同的狀態與動線,所以迴轉或轉彎的彈性空間必須具備。

預留客廳及餐廳空間時,應將使用輪椅可於其中輕鬆迴轉才正確 (Image: Freepik)
美國 NAHB(住宅建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NAHB)建議是為至少 150x150cm 的淨空空間在客廳正中央,但有鑑於臺灣地狹人稠的居住空間,老伴兒的建議是至少應該有 120x120cm 的活動空間。
將目光放眼未來,在住宅進行高齡友善工程時同樣有著偌大的意義。
斷捨離入魂,釋出可用空間
許多時候,空間不夠不是因為坪數太小,而是坪數被太多不願捨去的物品佔據。2010 日本年度流行語「斷捨離」充份解釋了關於整理應有的概念(當然,作為山下英子註冊的商標「斷捨離」涵意不止於此),懂得運用便能達到逐步釋出客廳/餐廳可用空間,進而達到擴充目的。
住宅被不需要的雜物佔去空間現象,多發生在居住多年的住家裡。隨著時間,我們會漸漸忽視保持空間簡潔的重要性。整理並非一昧指的是丟棄,將物品分類收納搬移也是其中一個方式,甚至將整理出來的物品贈送、分享給需要的人也是不錯的辦法。
活用閒置空間
如果家中客廳/餐廳坪數不足夠,想想家中是否有閒置的空間或可共享的空間能用作擴充這二者,延展出更大面積。模式不少,依舊須視需求規劃:
- 客廳+餐廳
- 客廳/餐廳+書房/娛樂室
- 廚房+餐廳
- ……
雖然這樣的方式需要較高預算打掉部份牆壁,但是這是真正 “擴充空間” 的解決方案。
謹記居家改造是為了優化全數家庭成員現在及未來,當這樣的觀念在規劃階段可以時時入心,才可以在需要真正出現之前便準備妥當。
讓住家擁有支持家人自由移動而不會有跌倒顧慮的活動空間,就是安全第一步。
檢視調整客廳/餐廳佈局和內容物
在家養老的理想實踐過程裡,需要思考的環節不單僅是空間大小,客廳和餐廳傢俱的佈局也是影響空間大小的另一主因。往往佈局一調整(加上適當傢俱更換),便能取得更理想的空間應用。
佈局規劃
前面提過丟棄不是實踐簡潔空間的唯一選項,「捨去不必要、更新非得要」才是改變關鍵。舉例來說:
- 需要使用輪椅時,是否可以輕鬆地取得餐廳或客廳裡的物品?
- 自其它空間進入餐廳或客廳時是否會阻擋輪椅的動線?
- 從輪椅到沙發時是否會因位於動線中的茶几而無法自行換坐過去?

了解每位家中成員需求才能獲得高齡友善的住宅規劃 (Image: Freepik)
這些問題是你應該現在便自行檢視的挑戰點,一一解決克服後,家中客廳和餐廳便離高齡友善目標不遠了。有適當的審美觀與空間感,佈局改變後依舊能維持客廳和餐廳的美觀,但卻增添了舒適和安全。
考量佈局調整時,必須將每一位家庭成員需求與家中訪客使用該空間的時刻納入,才算得上兼顧眾人需求的好設計。所以,不妨嘗試將佈局規劃擬出 2-3 種方案,再自其中選擇一個最喜歡的提案作為執行藍圖。
佈局規劃與實際空間大小有著相同重要的比重,因為適切的佈局用於小空間的住家來說能節省空間、用於大空間則可更顯智慧。
傢俱選擇
佈局之外,傢俱種類也是規劃高齡友善居家改造時的要點之一。前面提過 Now & Future 的重要性,同樣的,傢俱適切性也會隨時間改變:
現在習慣的傢俱未必適合未來的自己
可能現在安心躺在上頭滑手機、看電視的 L 型沙發給予自己相當舒適的使用體驗,但如果肌力流失或背部因不小心拉傷時,你還可以自在地坐下和站起嗎?又或,餐廳裡那張習慣的餐桌是否足夠穩固到當自己忽然間無法站立時能夠給予支撐而不致桌上滾燙食物淋在自己身上?舒適固然重要,安全也是在熟齡友善的過程裡的重點。
市面上已有不少傢俱設計將銀髮族需求納入,成為全齡化商品,像是能電動或手動調整椅背與靠腳的單人沙發(躺椅),或可以電動升降的沙發邊桌,都能有效地為年長成員增加安全與舒適。如果預算足夠更換新傢俱,不妨可以開始考慮做好準備並在身體狀態良好時開始習慣新傢俱。
請放心:這些傢俱不一定會比較不好看,多數產品已經充份落實了商業設計,讓功能性高的產品放在餐廳與客廳時同樣很有風格。
將電器變得更加高齡友善
科技進步,電器漸漸成為生活中無法缺少的方便幫手,電視、冷氣、甚至智慧助手。一點基於日常習慣之上的睿智調整,便可快速讓這些電器隨著年歲友善進化,為年長者提供更加輕鬆的生活。不是年長家庭成員惰於學習新科技,而是其他成員不夠貼心、將這些科技電器變得更加高齡友善。
不同尺寸的電視螢幕
1964 年時,一個影響你我今日生活的技術誕生 - 平面電視在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被研發出來。今日,你要買到一顆映像管顯示器(如:電視、電腦螢幕)恐怕與要買到一支俗稱 “黑金剛” 的大哥大相同困難。然而隨年歲增加,即便電視機種類推陳出新數代,但不變的是:每台電視都有其可視尺寸,而這個尺寸對於年歲漸長的人有著不同的影響。
眼力不佳時,需要尺寸更大而顯示更精緻的電視,讓畫面能夠變得更清晰銳利,自然也看得更清楚。據瞭解,目前 60″(132.8cm x 74.7cm)-75″(166.1cm x 93.5cm)之間的尺寸市場價格 C/P 值最高;大於 75″ 的電視價格巨幅上揚,所以不建議。

適合年長者眼力的 60″ 電視在客廳的實際大小示範 (Image: Surplus RD)
現行常見市售電視種類為:
- LCD 液晶顯示器
- PDP 電漿顯示器
如果你並不熟悉,可從老伴兒 Crew Taiwan 整理的消二者差異比較圖,再從中選擇符合需要與預算的機型:
LCD | PDP | |
---|---|---|
發光原理 | 背燈管發光 | 自發光 |
使用壽命 | 約 6 萬小時 | 約 3 萬小時 |
輻射劑量 | 零輻射 | 低輻射 |
可視角度 | 受限 | 全角度 |
螢幕烙印 | 無 | 早期產品有 |
遙控器不再密麻
對於已年逾天命或耳順之年的人或接近這個年歲的人而言,滿載 “螞蟻文” 的遙控器並不友善。要解決的方式不難,這裡提供常見的解決方案:
- 大按鈕、印刷字體的通用遙控器替代原廠遙控器 - 市面上有不少用作取代原廠的通用型遙控器可購買,挑選時注意字體是否為年長成員可以輕鬆辨識閱讀即可;
- 以手機 App 替代傳統遙控器 - 此方式不僅可以解決電視問題,其它大多數的遙控器均可被取代,對於已熟悉智能手機的人來說是相當簡單的解決方案,像是遙控精靈和必控萬能遙控器都是常見者。

大按鈕、印刷字體的通用遙控器替代原廠遙控器 (Image: Flipper LLC)
當中,App 甚至能應用 Bluetooth 或 Wi-Fi 技術透過智慧插座取得沒有遙控器的家電,對於希望降低遙控器數量的用戶來講是很棒的解決方式。
若選擇以通用型遙控器作為降低閱讀困難的手段,有時會發現功能也是不少。盡可能只取年長成員真正需要的功能,其餘者可忽略,這樣才能聚焦於解決閱讀困難的問題。
在客廳、餐廳加裝安全扶手
要有效提高安全係數、降低跌倒機率,無疑便是在空間裡加裝安全把手,直接而有效,重點是還不貴。把手的功能主要便是兩種:
- 安裝在時常坐著的地方旁,幫助自己坐下、站起時能夠更平穩;
- 安裝在動線旁,幫助自己能穩定地在空間中移動。
若以本文主要標的看,餐廳裡的用餐椅與客廳裡的沙發旁便是第一點提及的安裝之處,而自其它空間延伸進至客廳和餐廳動線上則是第二點提及的安裝處。既然高齡友善計畫必須著眼未來,所以現在便安裝無疑才能為未來做好準備(或家中已有人需要便是及時雨)。因為,意外總在意外時出現。

安全扶手是實踐銀髮宅安全的關鍵手段之一
把手類型
從外型看,把手類型大致可分作 5 種:
- 一字型扶手
- L型扶手
- 曲線扶手
- 空間等高扶手
- 系統組合式扶手
扶手材質不少,但最大原則是掌握「防滑」與「牢固」。老伴兒 Crew Taiwan《如何挑選適合的防跌安全扶手》裡有完整說明,如果還不熟悉把手類型,這是你不會想要錯過的重要內容。
選擇適合的把手
首先,掌握一個挑戰你對美感的最大原則出來:
顏色要反差,勿將把手融入裝潢
這樣,不是會很醜?或許,但安全價值永遠凌駕於生命安全之上。畢竟你不是義大利機車廠牌代言人,沒必要貫徹 “不美麗,毋寧死” 的驚世駭俗原則。
安裝把手目的不是為了漂亮,而是讓自己與家人在意外發生前預防,甚至在跌倒發生時能產生額外的支撐力。倘若把手選擇與安裝處顏色相近、甚至融入裝潢,對於眼力不佳者而言是一種無意義的改造,徒增困擾。畢竟,作為老年人意外第二名的肇因,跌倒出現時總是不留情,堪稱 “長照裡的程咬金”。
顏色越衝突,越能在需要的那一秒發揮作用。如何挑選,同樣看前面提到的《如何挑選適合的防跌安全扶手》同樣能提供選擇把手的最好方式。
如果你需要從老伴兒買場裡挑選適合餐廳和客廳的安全扶手,參考以下:
別讓地板成潛在危機溫床
地板真的很有關係,當「高齡友善,在家養老」是主要議題時。
提到地板優化,主流看法分作兩種:
- 「地板要柔軟」- 這派觀點,主要是基於 “跌倒後” 的防護,柔軟的地板較能提供緩衝與降低年長者摔倒後產生的骨折或受傷情形;
- 「地板要硬實」- 這派論述,建構於 “跌倒前” 的預防,強調硬質地面容易清潔,也較不容易發生絆倒情況。
老伴兒觀點會傾向後者,因為預防勝於治療,與其增加事前因地面柔軟而增加跌倒的可能,不如給予年長成員一個更真實路感回饋、加裝安全把手的環境。在《挑選老人鞋子原則技巧指南》裡有一個重點說明何以我們會建議以硬質地板為主要選擇:
老年人的平衡感影響跌倒機率
如同年長者穿著一雙太柔軟的氣墊鞋反而易造成平衡感不足跌倒的情況,地板也能被同樣理解。如何兼顧平衡感與腳部的行走路感回饋,這可是增加年長成員在家安心行走的一大重點。

別讓地板成潛在危機溫床 (Image: Tile Devil)
不過房子畢竟是你自己的,要如何養老自然也是你說了算,畢竟仍應以自己與家人的舒適度為首要追求。這裡給出兩個當選擇不同地面材質時應注意的事項:
- 地板柔軟化 - 地毯應為短絨(毛)薄地毯,降低絆倒機率,降低行走在地毯上的失衡感;地毯接觸地板面,須為防滑材質,增加阻力;
- 地板硬實化 - 地板應為防滑材質,如:防滑地磚或木板。雖說硬質地板會造成摔倒時較大損傷,但只要將這一部分做好預防便無需擔憂。硬質地板對於使用助行器或輪椅者是較舒適的材質,行動也相對自由。
你能多快在餐廳或客廳裡拿到電話?
遇有緊急狀況時,取得電話並成功撥出的速度決定很多事情。差一分鐘,有時候結果差很多。所以家中餐廳與客廳內必須有一支隨時能撥打出去的電話,在需要的時候。
認知身體狀況改變的時候
身體狀況的改變,因為慢性疾病發生反而容易掌握,但若是因緊急情況而產生的身體改變便無法在預期之內。著眼於未來,必須將種種可能性都放在計畫當中。
什麼才是好電話?
怎樣才算一支好電話?嚴格說來,再貴的智能手機都不算是好電話。從拿起電話那一刻起,你需要幾個步驟才能撥號?如果遇有停電時,行動電話能撐多久?傳統座機不怕停電(同理:無線電話也輸傳統座機一籌),無需多重步驟進到撥打介面。遇到緊急情況,拿起話筒、按下按鍵,接通就可以說話,這才算得上是 “好電話”。

傳統電話反而更為高齡友善、也更保險 (Image: Alexander Andrews)
所以,在家中餐廳與客廳,都應該裝設一支傳統的座機電話,在意外時提供通話的幫助。
不過,近年推出了不少智慧助理機器人產品,能夠完整串聯控制家中電器,電話當然也在其中。透過簡單聲控,智慧助理便能協助撥打電話。不過,身體狀態不佳時的音量大小與語氣是否會受影響,也應該在決定以前必須確認下來。
安裝位置
那麼,這支好電話應該裝設在何處?關鍵是:年長者在空間內最常花時間的位置,所以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較常在餐廳餐桌上進食,餐桌旁牆面或桌上便是最佳安裝處;長時間在沙發上看電視,沙發旁茶几上便應該設有電話。

電話應容易拿到,並且周遭沒有雜物以防萬一 (Image: Freepik)
在選擇電話安裝位置有一個原則必須注意:
從最常坐的位置取得電話應該輕鬆快速
規劃電話安裝位置時,必須考量當手臂無法完全伸展或身體無法任意旋轉等狀態不佳時,而不是以現在健康體狀態作為考量基準,才能找出最好的地點。
眼睛看得清,燈光照明才有意義
對於希望在家養老的年長者而言,最大挑戰之一便是如何清楚辨識家具與障礙物的周圍。當客廳與餐廳照明不足時,昏暗環境很容易造成年長者摔倒受傷或撞擊疼痛,甚至其他家人也在同樣危機裡。要解決這些潛在危險因子,照明必須顧到:
- 燈光位置以創造最少陰影為優先原則 - 陰影在眼力正常狀態下沒有太大殺傷力,但對於退化者而言卻是造成混淆的危險因子;
- 必要時增加光源強度或購置燈具 - 通過實際訪問自己或年長成員對於照明現況感受度,在不足處加強光源強度(更換燈具或更大功率燈泡),或加置燈具增加明亮度;增加後,以不產生多餘反射或眩目燈光為底線;
- 燈光開關應在進入空間前與空間最裡面位置 - 燈光應允許家人可以在進入空間前被開啟;要關燈時,也應該可以在無需刻意走回某處前提下關閉電源;
- 如果可以,按時段不同切換/調整燈具的色溫 - 根據建議,午前眼睛最適冷色光,午後至晚上則為暖色系的黃光。部份新燈具已加入調整照明色溫的功能,可考慮於此時汰換;若家中燈具屬於傳統形式且暫時不想更換,則可混合使用日光燈與黃光燈,讓色溫可以在開關間取得調整。
如果照明不足或設置不正確時,往往會造成眼力不佳者因無法明識而產生的撞擊或跌倒;照明過強,不僅使得眼睛不適,發生意外機率並不雅於不足時。過與不及,都將提高自己與家人的受傷機率。
提前預想,你希望養老時間裡在這個空間裡做什麼活動?
當漸漸(或已經)年邁時,在餐廳或客廳裡,你將最常做的嗜好活動是什麼?仔細想想,把它(們)納入這次的客廳/餐廳改造計畫中。
人不會沒有嗜好。若嗜好將會在客廳或餐廳裡時常發生,你便應該將年老時參與這項嗜好活動時的狀態設想進去。多數年長者會延續年輕時的嗜好活動,所以換位思考有其必要性,包括了:
- 是否應添購讓嗜好活動可以在老邁後無違和繼續的家具/工具?
- 是否須調整或培養新的嗜好活動以符合現有空間規劃?
越早準備,你將越早獲得在家養老的樂趣,而不需在身體狀態不佳時才開始思考與準備。
鞏固家庭活動中心,永續活力與親密
無論養老過程裡獨居或與家人同住,餐廳與客廳都可被視為住宅的活動中心,近乎一間辦公室的接待室與娛樂室綜合體。如果希望家人一同在此空間裡的時光更開心,安全性和友善度先提昇,才有可能永續這樣的家族時光,或是自己獨處時的活力。
透過高齡友善化自家住宅在家養老,你將擁有更健全的年邁時光、享受為自己和家人客製化的友善住宅環境。
如果你希望可以將這些知識帶在身上,老伴兒準備了 Print Ready 的《高齡友善銀髮宅改造指南》,填妥資料即可免費帶走;文件在 A4 尺寸下設計製作,列印閱讀也不會眼睛吃力。
看完這篇文章,別忘點擊螢幕上的「分享按鈕」把你所發現的精采內容與親友分享,一起打造更高齡友善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