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齊用手機來上網
拜科技與開放的電信市場競爭所賜,台灣行動上網率在各年齡族群中均高達 90% 或更高。高普及上網率帶來不同的機會,也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2019 年世代數位機會發展現況》調查結果裡,有相當詳細的數據證實。
熟齡與輕熟齡行動上網率超過 90%
自從行動裝置問世與電信業者不斷推陳出新搶市的優惠資費專案,讓原本僅限於懂得使用桌上電腦的人上網行為漸漸普及成為我們的日常。調查結果裡更指出,40 歲以上族群行動上網者均超過 90%:
- 40-49 歲 99.2%
- 50-59 歲 97.2%
- 60 歲以上 92.9
如果說除去日常的飲食與呼吸,上網已儼然成為輕熟齡與熟齡族群的日常之最。
四十歲以上族群手機聯網逾 70%,畫面尺寸對熟齡族意義不小
若 break down 到上網裝置,無疑「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s)是當中王者:
連網裝置 | 40-49歲 | 50-59 歲 | 60 歲以上 |
---|---|---|---|
智慧型手機 | 78.6% | 73.0% | 70.7% |
桌上型電腦 | 15.3% | 16.6% | 16.0% |
筆記型電腦 | 3.2% | 4.0% | 3.2% |
平板電腦 | 2.2% | 5.8% | 8.8% |
不過從調查結果中也能看到一個重要現象:上網裝置可能會與國人視力有某程度的連結。在平板電腦的使用率上,40 歲以上的使用率會逐漸增加。大膽推測,由於隨著歲數增加而產生的視力減弱,裝置可視畫面也成為選購時的參考之一。
可惜調查未進一步確認受訪者的智慧型手機可視範圍尺寸,否則會是一個有趣的學習點。
輕熟齡與熟齡網路應用觀察
老伴兒編輯將原本調查中按目的區分的的圖表進重新混合進至完整的表單,讓你能夠更快看到用途全貌。我們不難發現:聯繫通訊從網路發明至今依舊視最重要的目的。
重要三大用途:聯繫通訊、吸收資訊、線上購物
從表中清楚看見,「聯繫通訊」是重中之重,「吸收資訊」則是次要目的。若按大致的比率排序則是:
- 即時通訊 / 社群網站
- 網路電話
- 線上影音
- 接受政府資訊
- 網路購物
- 商品查詢比價
- 線上金融
- 政府網站資料查詢
- 線上申辦
- 網路貼文
- 線上遊戲
- 網路創新服務
從過往的 “看到即下單” 到今日「網路購物」與「商品查詢比價」比率接近,可以看到明顯的行為改變。這是令人開心的一個演化,也證明輕熟齡與熟齡族群已養成讓自己別急著下單的良好趨勢漸成形。
為輕熟齡與熟齡網路行為做出一個趨勢總結:
- 聯繫通訊最重要,吸收資訊成趨勢
- 網購不落人後,貨比三家成習慣
網路負面生理影響輕熟齡世代最甚
我們都清楚,其實網路不僅帶來便利,也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調查以實體社交能力變差、身體狀況變差、及文字表達能力變差作為調查變數,而結果顯示 40-49 歲世代最為有感。
或許作為現職場的中堅份子,40-49 歲擔任承上啟下責任,在使用各類 3C 產品機率不僅是提高生活趣味,許多時候用途往往與工作有關,而非單純的娛樂。
輕熟齡與熟齡族群專屬內容頻道與平台漸催生
既然「吸收資訊」是輕熟齡與熟齡族群上網主要意圖,若可以滿足這個群體的需求自然便會具備更吸引特定流量,便有機會創造更好的平台。像近期在網路上大張旗鼓邀請創作者共同打造優質內容平台的 Encore 安可日子便是其中之一。

安可日子團隊
看準契機,Encore 定位自己於熟齡社交平台,希望以 “興趣同好圈 X 新營運模式” 作為切入市場的利器,與創作者一同為熟齡族群打造適切的線上聚落。截至目前已吸引 40 位創作者於平台中大展身手的他們,在今(2021)年八月改版 App,新增同好功能,強化同好者間的交流,同時舉辦「2021 Encore 百大達人創作者」活動,希望能吸引更多創作者參與運作、打造更多元的同好效應。
活動至 9/22 前每週一、三、日都會舉辦說明會,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可前往活動頁面一窺實貌。
不難想像,在未來日子裡將有著越來越明確的主題化平台或內容頻道為熟齡族群陸續誕生。這是一個令人期待的現象,當百家爭鳴為熟齡族群心靈精神幸福度努力著時,將有更多人因此受惠。因為,終有一天,你我都會在歲月伴隨中迎來自己的熟齡時期。